凉山新闻联播 | 冕宁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闭幕

我們將簡要概述每個層次,以便讓金字塔模型更加清晰。

他說:「我們與社區站在一起,呼籲政府停止開發石油與天然氣,並將資源轉投入發展再生能源。」 這一天,除了美國弔念恐怖攻擊所帶來的悲痛,智利人民也紀念著一場軍事政變。

凉山新闻联播 | 冕宁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闭幕

參賽者們表示,他們認為寵物讓工作充滿活力,期許未來能發展「狗狗友善辦公室」。1810年9月16日清晨,獨立之父米格爾・伊達爾戈(Miguel Hidalgo)在多洛雷斯教堂敲鐘聚集民眾,呼喊民眾一同殺光殖民的西班牙人,開啟墨西哥獨立的序幕,被後人稱為「多洛雷斯的呼聲」(El Grito de Dolores)。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(Security Council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)副主席、前總統麥維德夫(Dmitry Medvedev)在911前夕,於Telegram上傳一則貼文,表示美國很快就會再一次遇上如911一般的恐怖攻擊。9月13日,來自韓國的舞者們於聖彼得大教堂前表演,並與方濟各合照。示威者們表示,南非政府嘗試在海中開採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氣,但是他們認為,政府應該採用其他的能源。

今年的比賽主題是負責任的主人,議員們積極地展現自家狗兒的豐功偉業替牠們拉票。Photo Credit: GettyImages 為了慶祝9月16日,墨西哥獨立213週年紀念日,墨西哥市區的許多地標,早早就點亮一系列LED燈飾。主辦G20峰會,也象徵印度的大國地位,街上隨處可見的海報標語,更營造莫迪世界級領袖的形象。

Photo Credit: 國際大風吹 大家可能也會好奇,改國號會花多少錢呢?印度媒體報導,台灣在非洲的唯一友邦史瓦帝尼,在2018年更改國號,拋棄跟瑞士聽起來很像的舊名史瓦濟蘭。Photo Credit: 國際大風吹 既然如此,為什麼還要吵國家正名的問題呢?我們得先倒轉時光,回到20世紀中。例如同樣被英國殖民過的錫蘭,獨立建國之後改叫斯里蘭卡。至於印度斯坦,是波斯語對於現在印度中北部,以印地語為通用語言的區域的稱呼。

換句話說,憲法裡早就寫到印度就是巴拉特,但巴拉特也只有在第一條出現這麼一次,整部憲法都還是用印度。同樣的公式套用到印度,以最近一期財政年度來算,成本將會高達1430億印度盧比,約合台幣550億元。

凉山新闻联播 | 冕宁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闭幕

地緣政治學者也大開冷笑話,說印度所屬的金磚國家集團,按計劃將會從5國擴增到11國,但如果印度改名,集團的英文縮寫,也會從BRICS變成BARBIECUES。印度「正名」符合執政黨意識形態 India成為印度的國號,至今已經70多年了科技媒體也報導,印度的頂層網域,也就是網址最後面的名稱,如果要從現在India的縮寫 .IN,改成Bharat的縮寫,不論是 .BR .BH或 .BT,通通都已經被別的國家註冊了,到時候恐怕會名不符實。換句話說,憲法裡早就寫到印度就是巴拉特,但巴拉特也只有在第一條出現這麼一次,整部憲法都還是用印度。

在已經改名為X的推特上,有2300多萬追蹤者的板球明星施瓦格(Virender Sehwag),就表示改國號會讓他充滿驕傲。當時有南非律師粗估,大企業更改品牌形象,大概要花費行銷預算的10%,而行銷預算通常是企業營收的6%。Photo Credit: 國際大風吹 既然如此,為什麼還要吵國家正名的問題呢?我們得先倒轉時光,回到20世紀中。在野黨議員就痛批,兩個月前才剛成立的在野黨大聯盟,縮寫叫做INDIA,現在執政黨卻想改國號,是不是故意要跟這個聯盟作對?這麼重大的議題淪為政治操作,實在令人不齒。

當時,包含現在印度、巴基斯坦、孟加拉的這片區域,有三個常見的名稱,印度、巴拉特,還有印度斯坦。專家認為,這是出於當時的戰略考量。

凉山新闻联播 | 冕宁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闭幕

根據2021年的民調,印度八成人口信仰的主流宗教、印度教,絕大多數教徒都認為印度人就是該信印度教、講印地語。至於印度斯坦,是波斯語對於現在印度中北部,以印地語為通用語言的區域的稱呼。

翻開印度憲法,第一條就暗藏玄機,寫著「印度,即巴拉特,為聯邦制」。今年以來,印度人口超越中國成為全球最多、經濟成長速度在主要經濟體當中名列前茅、更寫下在月球南極登陸探測器的人類創舉,國家的榮譽感來到高點。例如同樣被英國殖民過的錫蘭,獨立建國之後改叫斯里蘭卡。假設國家改名,跟大企業更改品牌形象的複雜度差不多,史瓦帝尼改名,就得花政府年度收入的千分之六,大約6000萬美金、約合18億台幣。Photo Credit: 國際大風吹 大家可能也會好奇,改國號會花多少錢呢?印度媒體報導,台灣在非洲的唯一友邦史瓦帝尼,在2018年更改國號,拋棄跟瑞士聽起來很像的舊名史瓦濟蘭。歷經200年英國殖民,India這個詞已經有國際知名度,而且,在當時的意思是整塊印度次大陸,跟同時從英屬印度獨立出來的巴基斯坦、孟加拉相比,印度叫India顯得格局更大。

在主要官方語言中,印地語的國名是Bharat,英語的國名是India。然而,現任總理莫迪和他所屬的印度人民黨,從2014年執政以來,在所謂印度教國族主義的意識形態下,不斷強化最主流宗教印度教,以及最主流語言印地語的國族認同,也希望強調現代印度已經走出殖民歷史。

如果對自己的名字不滿意,人可以改名,公司行號可以改名,但是一個國家要改名,恐怕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。起草憲法的時候,卻得思考國號到底該叫什麼。

近幾年,莫迪政府以「擺脫殖民奴隸心態」的理由,陸續將一些城鎮和街道改名。印度改名,成本恐高達550億台幣 話又說回來,印度如果真的不叫India了,到底會有多大的影響呢?印度網友幽默表示,從護照、鈔票、身分證,只要有India這個字的政府文件,恐怕都得重印、重辦。

巴拉特是什麼意思?為什麼有人主張要改名?如果印度真的改國名,可能會帶來什麼衝擊呢? 「巴拉特」早已存在印度憲法中 一個國家的國號,通常都是規定在憲法當中,而印度也不例外。其中,India這個字,是從印度河的梵文轉化成英文而來,這是因為印度河流域是這片地區傳統上的文化和商業中心。而選在這個時機點,可能更有政治上的考量。也因此,這個時候拋出更改國號的可能性,似乎也有為選戰預熱,動員支持者的用意。

主辦G20峰會,也象徵印度的大國地位,街上隨處可見的海報標語,更營造莫迪世界級領袖的形象。政治分析師 葛斯(Sagarika Ghose) 印度下一屆國會大選,應該會在明年4到5月舉行。

如今,如果真的要把國號從英文的印度改成印地語的巴拉特,似乎也不是不難想像。巴拉特也是一個梵文的字,來源又更古老,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神話經典,大致上也是指南亞這片地區。

地緣政治學者也大開冷笑話,說印度所屬的金磚國家集團,按計劃將會從5國擴增到11國,但如果印度改名,集團的英文縮寫,也會從BRICS變成BARBIECUES。同樣的公式套用到印度,以最近一期財政年度來算,成本將會高達1430億印度盧比,約合台幣550億元。

印度「正名」符合執政黨意識形態 India成為印度的國號,至今已經70多年了。同樣的道理,當時在印度也有一批人反對India這個英文名字,但最終,印度制憲議會還是選擇把India當成國名,同時並列巴拉特,而印度斯坦則是沒有入憲,維持地理名詞的性質。他把自己定調成世界級政治家、定調成世界級思想家、全球南方代言人,也是振興印度的代言人,要走向更高的國際地位......總之,推升(莫迪)的形象,我想對他在2024的選情大有幫助。9月初,負責主辦二十大工業國集團G20高峰會的印度,以總統名義邀請與會貴賓參加晚宴,但邀請函上卻不是寫印度總統,而是巴拉特總統

住在這棟迷你公寓旁的阮氏芳花(Nguyen Thi Phuong Hoa)向中央社表示,事故發生當晚,她聽到外面有人喊叫,一出門看到地上都是水線,自己也加入救災行列:「公寓竄出大量濃煙與烈火,非常恐怖,天啊。越南民眾阮喬娥(Nguyen Kieu Nga)看到新聞後特地前來拍照上傳臉書(Facebook)呼籲大家重視防火安全。

民眾14日陸續前往這棟大樓上香,照片右方的鐵門就是這棟迷你公寓的唯一出入口。「這棟大樓只有正面1個出口,其餘三面緊鄰住宅,陽台都是鐵窗,很難逃生。

統計指出,這起迷你公寓火警共造成56人死亡、37人受傷,創下21年來傷亡人數最多的一場火警,僅次於2002年發生在胡志明市國際貿易中心(ITC)的火警,當時有60人死亡、70人受傷。這類迷你公寓存在違建、消防安全監管不到位等問題,越南公安部已要求檢查全國迷你公寓。

踢窝客
上一篇:抑制煤价或致供应市场现缺口
下一篇:人民论坛:感受稳与进的发展气象